新华网长春9月4日电(记者段续 刘硕)半年前,东北吉林省通榆县农民霍亮在政府鼓励下开办了一家主营小米的网店。现在,这家小店平均每月发货额在一千元左右,改善了这个贫困家庭的生活。
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主推的电子商务,正在成为精准扶贫的利器。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日前在通榆表示,中国将着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将其纳入扶贫开发体系。
曲天军说,中国通过不懈努力已经使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全国依然有12万余个贫困村,7000多万贫困人口。按照中国政府的计划,他们将在2020年全部脱贫。
财政部、商务部近日公布了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200个示范县名单,将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村电商,重点向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倾斜。
“已有山东、甘肃等多地印发‘电商扶贫’文件,将通过‘平台+园区+培训’等方式,整合贫困地区优势产品对接市场。”曲天军说。
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在通榆,葵花、杂粮杂豆、小米等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已占总销量三成以上,农户增收千元并不鲜见。在甘肃陇南,全市开办网店近六千家,直接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40多元,甘肃将在贫困县市区、特困片带推进电商建设。
“电商扶贫就像做一桌大餐,需要不同食材的配合。”通榆县委书记孙洪君说,“真正改善贫困人群民生还需要在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引导、品牌建设上持续投入。”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首届东北亚电子商务资源对接大会上,利用电商渠道进行精准扶贫也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
“互联网将给贫困地区带来巨大机会。”前来参会的云飞鹤舞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牟文健说,企业与全国多个县区合作,建立电商平台,培训电商人才,帮助农民打造农产品品牌,“真正做到优质优价”。
扶贫专家认为,电子商务能让贫困群众增加谋生技能,还能带动当地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发展,培育、升级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可以通过培训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帮助贫困农户对接电商平台。
“除了收入,电商给村民带了巨大的思想变化,使他们对信息技术更加向往。”在通榆县跃进村挂职第一书记的张磊说,他是吉林省万名农村电商扶贫人才培训工程的学员之一。
张磊所在的村庄有三分之二村民为贫困人口,他打算先修一条路缩短村子到市区距离,再把村里的绿豆、花生在网上卖出好价钱,让更多农民脱贫。
除了网上买卖,许多人也开始探索互联网改变中国贫困农村的更大可能。牟文健和团队研发了一款名为“云联乡村”APP平台,“网购之余,在平台上可以对农民进行包装设计、价格制定、渠道营销等培训。”牟文健说。
“云联乡村”通过与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合作,未来还会根据客户需求陆续推出各类农村金融产品。黄祖绍认为,类似平台能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信息不对称,让扶贫更加精准。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