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西专家顾问网! 今天是
没有账号?
注册 |
登录 |
咨询热线:0771-5865068
微信
gecc微信公众号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王俊 李佐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再读《农业与工业化》的启示
来源:GECC 更新日期:2015-02-24 分享到:

:基于《农业与工业化》的主要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顺利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分别从市场经济的思想、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化的推动要素,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将市场经济思想作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导思想,且要理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特别要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农地使用的有效整合和工农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农地使用规模化和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要强调基础设施先行、生产技术创新和资本累积等因素的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要以市场推动为主导,“以人为本”为发展目标,在空间规划布局时要考虑区位的影响。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张培刚教授(1913-2011)被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他所著的《农业与工业化》[1]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经济还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诸多难题。中央明确提出了“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建设目标,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因此,该书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作者创作该书时还没有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从侧面可反映为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且“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同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也未将信息化并列,因此,本文旨在基于该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从市场经济的主导思想、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化的推动要素,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协调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一、市场经济的思想

  在该书中,张培刚将市场经济的思想贯穿全书始终,认为农业国工业化的基本思想是以市场机制为前提条件,例如,强调了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和推进速度,不能超前发展,工业化应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顺序循序发展;在论述“农业工业化的条件”、“农业与工业的互动循环累积关系”和“农业国的工业化”等理论时均是基于市场经济的条件。六十年后,张培刚[2]又阐述了其“市场经济观”,明确指出农业国工业化理论是以市场机制为前提,以供求关系和价格为导向来决定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二是在分析农业市场时运用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三是强调“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管理才能”和“生产技术”是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发动因素;四是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方面的问题是以国际竞争和市场关系为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之所以取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推进了市场化改革。当前,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没有理顺,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比重偏高、政府干预经济较多、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等方面,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寻租腐败盛行、环境生态恶化等问题,也使得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张教授的思想,市场机制对农业国的工业化非常重要。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是由于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想顺利推进今后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制度障碍,重点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价格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等。

  二、农业的基础地位

  理解农业的基础地位需准确把握农业和工业的属性及相互关系,《农业与工业化》中创造性的提出农业是工业的组成部分,农业和工业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是双向可逆的。农业不仅为消费者提供食粮,而且为工业提供原料,无论是否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在国民经济中均具有基础性地位。张培刚[3]将工业化的定义修改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还详细说明了工业化的四个方面特征:一是工业化本质上就是机械化过程;二是工业化的范围包括工业本身和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三是工业化必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产量(包括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增多,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四是工业化性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理解“工业化”时很容易将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对立起来,工业化被简单的认为是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例如,很多地方的农业明显具有比较优势,当地政府却偏好建设发展制造业的工业园,使得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都倾向于制造业,由此对当地经济产生很多负面作用。李佐军[4]系统论述了片面理解工业化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一是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造成产业结构扭曲;二是重视城市,轻视农村,造成城乡差距扩大,二元结构恶化;三是重视工人,轻视农民和商人等,造成社会各阶层不平等;四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造成工业内部结构失衡,消费品短缺;五是重视资金转移,轻视劳动力转移,造成要素配置不合理,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六是重视大企业,轻视中小企业,造成企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不合理;七是重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轻视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比较优势丧失,失业加剧;八是重视政府和计划,轻视市场,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根据对工业化的正确理解,工业化并非意味着仅仅发展制造业,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于工业化而言至关重要。如果一国工业化的发展结果并非是第二、三产业占经济主体,而是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那么此国仍可成为工业国。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的提高我们对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但是对于农产品相关的深加工产品的支出绝对量依然会持续地增加,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尤为重要。农业的属性和农产品的市场规律决定了农业发展需要政府扶持,政府在制定发展策略时应该注意:一方面,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无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并非全国范围内所有地区要都重点发展非农产业,有条件的地区应着力重点发展农业,坚持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三、农业的转型升级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农业不断地转型升级。根据《农业与工业化》的思想,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农地使用规模化为条件,通过工业和农业互为推动共同发展。工业化伴随着农业的转型升级,农业生产方式必然转向规模化和机械化,农产品生产转向多样化,特别是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作物生产。

  (一)农地使用规模化为条件

  该书强调农民在市场上作为买者时面临着卖方垄断,作为卖者时面临着买方垄断,在市场交易中成为被盘剥的对象。我国实行联产承包制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作为经营主体,在购买种子、化肥、农具时往往缺乏谈判能力,而卖出自己的农产品时受制于农产品的中间商,很多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且不易存放等约束条件,出售时往往被中间商压低价格收购。现阶段,“小农经济”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必须整合农村耕地,建立各种农户合作模式或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公司化运营农作物的生产或销售,通过农地使用规模化和集约化,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高农地的单产效益。

  农地流转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我国土地改革的难题,难以推进农地使用的规模化。一方面,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运作方式,投入农业的资本相对缺乏,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农地使用的规模化推进缓慢;另一方面,户籍制度至今一直未完全放开,使得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工作却没有纳入城市体系,游离在城市的边缘,但在农村还拥有一块拥有使用权的土地,作为生活保障,难以进行有效流转。这些原因使得农地形成了较为固化的“碎片化”,在现有制度下难以进行有效整合。另外,政府大都偏向发展城市和工业,使得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缺乏推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地使用必然会不断整合,规模化经营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因农地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国内已有较多的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如于传岗[5]分析了土地流转演化趋势和夏显力等[6]探讨了农地走向规模化的制度优化及路径。推进农地使用规模化,必须明确土地使用权并使之能够进行有效整合,要建立规范的交易平台,并创新农地合作模式和流转交易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利益,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积极引导农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动有效城镇化。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用5年的时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标志着“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正式进入实践操作阶段,为下一阶段土地使用的有效整合打开了突破口。

  (二)农业与工业的良性互动

  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理清农业和工业的互动关系,该书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提炼两者互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一方面,工业发展是农业机械化和大规模组织化的必要条件,虽然圈地运动和农场合并是实行大规模农场的前提条件,但仅此条件并不能保证大规模农场的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赖于工业部门提供机器、肥料、动力、储存设备和运输工具;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作方式也要重新定向,农作方式将转向较好食物、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三方面;另外,工业部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围绕农业发展所需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推动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形成工业和农业的良性循环互动,加速推进整体的工业化。

  我国“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得工业和农业的互动性不强,不仅限制了农业的现代化,也限制了工业的现代化。除了农地使用规模化的条件外,农业的现代化还必须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依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必须依靠工业提供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基于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机的大量需求将促进该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将带动相关的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提供各种优质的种子和肥料,提高单位土地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的竞争,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转向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多样化农产品生产,不仅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消费品,而且也可为工业提供高品质的原材料,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这正是我国农业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所以,我国应该推动农业和工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累积发展关系,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四、工业化的推动要素

  关于推动工业化的要素方面,在《农业与工业化》中主要强调了生产技术和企业创新管理才能的发动作用,基础设施的先行作用,以及资本形成与积累的重要作用,这里主要从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资本积累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基础设施的先行作用

  该书强调了交通运输和能源动力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重要性,并称为工业化的“先行官”。基础设施类似于“公共物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基础设施一般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均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例如,交通运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节约运输成本,时间成本,有很强的经济带动效应。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的我国政府主导投资了大量的公路和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经常被用来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以拉动内需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样就很容易被政府过度使用,产生“高速公路赶马车”的故事。所以,基础设施的建设首要考虑的是其正外部性,其次才考虑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如果将其功能颠倒过来,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基础设施并不仅限于交通设施,包括广泛的正外部性的公共设施,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能源等设施。有利于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外部环境的公共设施,都应该成为政府主导或者倾斜的方向,都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撑。

  (二)生产技术的创新驱动

  无论是工业的现代化,还是农业的现代化,都依赖于技术进步。农业国工业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包括工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该书认为工业化的开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演进的过程,被称为“产业革命”,体现为生产技术进步作为发动因素;另一种类型是由政府发动的,被称为“革命性的”,体现为生产技术的输入或者模仿,生产技术可以当作使给定的。我国经济前期的快速发展正得益于后者,主要体现为技术的引进和模仿,这在工业化的初期是非常有效的,正如苏联和日本,但随着工业的持续深化,生产技术的创新必然越来越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赶超发达国家。另外,该书还特别强调了“生产技术”与“技术”的差异,认为生产技术包括发明与创新,创新是指发明的运用,生产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及其运用,体现了技术变动的特征。所以,生产技术的进步要突出创新,创新不能依靠政府发动,而是需要发挥微观主体的活力,通过自然演进而引发“产业革命”。

  我国政府正引导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因此,鼓励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生产方式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持续经济增长动力。“信息技术革命”被誉为人类技术进步的第五次革命,我国战略上提出了信息化的目标,以信息化为切入点,推动我国高科技的创新,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而完成工业化目标。

  (三)资本积累的推动效应

  该书认为工业化可称为“资本化”的过程,即发生资本的深化和广化的过程。生产要素中资本的空间流动是最容易的,特别体现在国家之间,引进外资是资本积累的一种快速且有效的手段。于农业国而言,农业虽然存在着外汇贡献,但是单纯依靠农产品的出口积累外汇是非常有限的,强调了农业国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弱势,提出了农业国工业化必须引进外资和对外开放的思想,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的重要作用。

  我国现在是一个对外贸易依赖度非常大的国家,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出现的债务危机仍将持续,贸易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出现了问题,人民币也面临着不断升值的压力,对外贸易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从扩大总需求的角度,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发展策略,但是,下一阶段,仍然不能忽视扩大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作用,特别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在资本形成与积累方面,扩大开放依然是的有效且重要方式,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工业化与城镇化

  根据《农业与工业化》思想,工业化必然推动城镇化,城镇化也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形成良性互动要特别注意市场推动,区位影响和“以人为本”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市场推动为主导

  工业化会伴随着劳动力在行业间和区域间转移,并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该书认为农业的机械化使得农村劳动力的需要大幅下降,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被迫转移至城市,同时,城市工业发展也将有效形成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推”和“拉”两种力量的驱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会不断向城市转移。因此,城镇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城镇化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并不能由政府主观盲目推动。如果政府主导盲目推动城镇化,没有工业的强力支撑,则要么会出现“鬼城”,要么会出现“贫民窟”。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总体规划,引导城镇化的方向,着力于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的结果自然推动城镇化。

  (二)区位的重要影响

  区位是该书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认为区位在农业与工业关系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食粮生产与经济区位的关系,随着农业的发展,在其区位逐渐演化出粮食加工业、纺织工业等,在产业革命以前,食粮是工业、商业、及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确定其区位的主要原因,产业革命以后,这种定位因素让位于其他因素;二是工业区位是由原料和市场两个方面决定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料来源地和市场之间出现了分离,工业可以定位于原料来源地,也可定位于市场,主要取决于原材料成本相对于总生产成本的比重;三是技术变化能使工业重定区位,因为技术变化本质上能改造一个工业的成本结构,技术变化能创造利用原有的外部经济的新机会,或创造利用原有的外部经济的新机会;四是劳动力在农业和工业之间移动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区位和报酬差异上方面,同时也受到季节性周期和生产性周期的影响。  

  工业区位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集聚,影响了城市的区位。于一国而言,工业和城市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处于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人口大量的转移考验着现有城市的空间承载能力,带来了大量的“城市病”,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城镇发展战略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现在出现了如“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建设”、“城市群建设”、“都市圈建设”等观点。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工业发展为前提,通过工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所以,根据工业区位选择重点发展的城市区位,对于制定城镇化战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例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叶大年提出“地级市”在我国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比较均衡的空间布局,应重点发展地级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城镇化等等。

  (三)以人为本为目标

  张培刚创作该书的思想是从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立场上出发的,李佐军[7]认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着全书的内容。在该书中,工业化的推动因素强调了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生产技术和制度。“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和“生产技术”都离不开人的主导作用,都体现了人才在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前者体现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管理才能,特别是对作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后者则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实际应用,另外,制度是由人们制定并规范人们的主体行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并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因此,政府在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时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下进行。

  我国发展的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要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从人本的角度考虑,在工业化和城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强环境保护,监控污染减排,鼓励低碳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城镇化”;二是要加大教育投资,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水平;三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逐步消除城乡差异,推动城乡一体化。

  六、结语

  “新四化”建设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结合张培刚教授的《农业与工业化》中关于农业国工业化的思想,以及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我国如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一是关于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方面,应该坚定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深化改革,重点在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方面,应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强调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三是关于农业的转型升级方面,农业生产方式转向的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农产品转向高品质、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并推动工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作用;四是关于工业化的推动要素方面,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应主要基于其正外部性,创新驱动应该由市场主导并成为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对外开放依然是资本形成与积累的重要渠道;五是关于工业化与城镇化方面,工业化与城镇化要协调发展,应该主要由市场机制推动,政府在总体战略上把握其方向并尊重区位的影响,工业化与城镇化要强调“以人为本”。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农业与工业化》一书正是研究这一问题的经典著作,必将长期影响我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 张培刚。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经济学家。19924):53-61.

[4] “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李佐军等)。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J].当代经济科学。20043):1-5.

[5] 于传岗。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演化趋势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21.

[6] 夏显力,王乐,赵敏娟,罗丹。农地由细碎化走向规模化的制度优化及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2-28.

[7] 李佐军。张培刚先生的人本思想[J].中国发展观察。20051):33-34.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王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李佐军原载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