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西专家顾问网! 今天是
没有账号?
注册 |
登录 |
咨询热线:0771-5865068
微信
gecc微信公众号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行业资讯
县域经济
GECC新闻
行业资讯

国内首家生态金融智库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来源:GECC 更新日期:2014-12-03 分享到:

1125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揭幕式暨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也标志着,中国首家生态金融智库正式诞生。

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主持,德国前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霍斯特?克勒,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理事长陈雨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潘功胜,罗马俱乐部前秘书长、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马丁·李斯,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何巧女做开幕致辞。在仪式的最后,致辞嘉宾联手为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揭牌,共同见证了中国第一家生态金融智库花落中国人民大学。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致辞嘉宾多是关注环境保护的金融家、企业家,例如,德国前总统霍斯特·克勒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就任德国总统之前,霍斯特·克勒曾担任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兼执行董事会主席,为推动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环境问题上,克勒强调,各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环境污染,因为德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避免环境污染比消除已经产生的污染,成本要小得多。

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的主题是“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金融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三家机构联合承办。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后,这次会议的举办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的金融体系必须主动求变,去适应社会公众对美好环境的殷殷期盼,让各种资源流入那些对环境友好的产业、企业,甚至技术工艺,迫使资金有序退出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领域。最终,金融体系将转型为一个对环境友好的、有益于生态保护的绿色金融体系。

另一方面,与国家这种迫切的需要相比,生态金融理论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原因之一就是过去的环境学家与金融学家囿于各自学科分割,往往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推动生态金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环境学科与金融学科正好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强项,多年的积淀让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两个学科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学术资源、师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诞生在该校,由新型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运营管理,可谓应运而生,水到渠成。

中国经济网记者还了解到,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的讨论环节安排在26日,当天三个主旨论坛的议题分别是:

“生态金融的现实意义”,嘉宾讨论如何创造一种新的生态金融环境,使得更大量的社会资金愿意投资于绿色产业,推动向绿色经济转型。

“生态金融:政府的作用”,嘉宾讨论在生态金融领域,政府应该具体做些什么。

“生态金融:金融机构与产品创新的作用”。在中国的金融机构,生态金融理念虽然正在逐步进入操作层面,但金融和环保产业的互动和合作仍停留在初始阶段,亟待生态金融创新的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智库建设、推进生态金融领域政策研究与传播的、中国首个生态金融智库项目。该项目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运营管理,主要围绕生态金融产业等课题展开研究,探索如何促进金融体系与绿色、可持续经济的融合;探讨如何制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金融政策和法规。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