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切期盼中,全区科技创新发展大会9月23日召开,这是我区科技创新发展征途中的一大喜事。
“十二五”期间,广西科技事业快马加鞭、蓬勃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点。2016年,是全面落实重大科技改革的关键之年,更是科技创新为“十三五”续写宏篇的开局之年。近期,本报对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创新性举措,对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做法进行深入采访、挖掘,从今日起开设“创新八桂 澎湃动力”专栏,推出创新驱动发展成就系列报道,展示广西创新驱动风采,推动广西经济之舟扬帆远航。
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创新驱动首当其冲。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唯有改革。
十八大以来,我区科技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以问题为导向,简政放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齐头并进,着力打破制约创新活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一系列新举措、新探索,为发展不断开拓新空间。
动真格 破瓶颈
项目计划重复、人才培养困难、科研成果束之高阁……在科技界,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改革?这是摆在自治区科技部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曾多次指出,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创新动力活力不足,仍是当前制约我区加快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创新的桎梏,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聚集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只有动真格突破关键领域改革“瓶颈”,扎实搞好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引领八桂大地上的创新热潮。
经验不足怎么办?引进来,走出去,虚心学习、大胆借鉴外省科技改革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自治区科技厅组团到北京、浙江等省市取经,一次次深入的调研,一场场热烈的座谈,不仅传递了广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和信心,也收获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肯、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累积的是创新能量,沉淀的是改革动力。十八大以来,我区出台近20个涉及科技改革创新的政策文件,围绕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科技体制改革进行系统部署。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资源碎片化和科技项目聚集不够的问题,我区出台《深化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调整优化各部门管理的各类科技计划,形成新的5大类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决策、依托专业机构管理、专家委员会咨询、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运行的科技计划与科技项目管理新机制。
政府“往后退一步,往高站一层”。这是一次重大变革——政府不再管理科技项目和资金分配,而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这一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通过建立公开统一的自治区科技管理平台,改变政府部门在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状,打破科研工作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枷锁,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便社会监督,杜绝腐败。”谈及关键领域科技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曹坤华信心满怀。
重转化 保畅通
科技创新要转换成发展动力,就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
“这放在以前不敢想象。”今年年中,广西林科院的陈代喜教授及杉木团队如愿以偿拿到了他们科研成果转化受益的奖励。尽管只是区区几十万元,却让教授们颇感欣喜,也感受到了政府破冰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的决心。
为了让科研人员安心科研,提振活力,2015年林科院成立成果转化中心,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的相关规定,修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全面推进成果转化工作。
近两年来,该院充分利用现有科研成果及人才优势,进一步拓展与区内外科研院所、林场、公司(企业)的交流合作,建设院外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合作建设示范林等,向社会推广实用技术6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科技进步与成果转化相辅相成,既打通了产权转化的关节,又提升了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2015年广西林科院取得科技成果37项,首次实现一年内囊括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科研人员喜称“大满贯”。
这,只是我区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改革的一个缩影。
一边是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束之高阁,另一边是企业如饥似渴到处寻找新技术,如何破题?
为此,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出台《关于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暂行规定》,下放管理权限,明确了科研机构、高校的科技成果处置权,规定研发团队和完成人可获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所得70%-99%的奖励。这一举措,释放了科研院所、高校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活力,激励着更多科研人员开展创新创业。
“科研人员可以享受改革红利了,政策明确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广西农科院育种专家文仁来说,有了政策撑腰,等于为科技成果转化开了绿灯,将促使一大批“躺在抽屉里的科研成果”投入市场怀抱。
大手笔 育英才
决定创新的最重要因素是科技人才。谁占据人才资源高地,谁就占据创新的制高点。
对入选院士后备培养人选的,培养期内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科研经费;培养并产生院士单位,给予2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和引导院士后备培养人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选题,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今年8月初,我区出台《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在未来5年内培养20名左右的院士后备人选的目标,力争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的学术带头人。
这是我区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改革的又一大手笔。
近年来,自治区出台多项相关人才激励政策。从确立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到开展“八桂学者”考核、选聘工作,新建10家院士工作站,再到组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园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等科技人才专项,强化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鼓励青年人才参加各类科技计划等,灵活的引才和人才培养机制,换来我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日渐壮大,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还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围绕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大力简政放权,科技行政许可事项减少至3项,“科技计划项目审批”等办结时限缩减一半,清理涉企收费……用权力“减法”换取创新“乘法”,企业创新劲头更足。有数据为证,2012年以来,广西发明专利受理量、授权量和拥有量增长率等3项主要指标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列。(记者 李新雄 梁 莹)
文章来源:http://www.gxzf.gov.cn/zjgx/jrgx/201609/t20160918_490133.htm
摘编:黄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