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西专家顾问网! 今天是
没有账号?
注册 |
登录 |
咨询热线:0771-5865068
微信
gecc微信公众号
决策参考
高层声音
专家视点
GECC课堂
专家视点

陶冬:服务业的崛起与机会

来源:GECC 更新日期:2015-01-12 分享到:

本文为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陶冬发表于新财富

 

2013年,中国经济出现又一项重要的突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7%,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4%),成为经济最大的支柱和增长的最大动力。

近年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制造业举步维艰,服务业却欣欣向荣。成本上涨、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令制造业一蹶不振;尽管政府连年推出财政刺激政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拉高制造业需求,却无助于改善有机的内在需求与动力。制造业不景,令PMI沉浮于50点荣枯线上下。

同时,服务业似乎没有太受到制造业下行周期的影响,需求与供应两旺。服务业走好的最大经济数据表现在就业市场,就业和工资并没有因为制造业不景而大幅衰退,这正是中国政府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沉着不慌的底气所在。
  在过去8年,一线城市房价平均上涨2.4倍,同期民间医疗服务收入增长4倍,电影票房收入增长 8倍。

近来海外医疗设备商反映医疗器械订单旺畅,其背后是政府在私人行医上放松监管,每家新开的体检中心、诊所都需要医疗设备。5年前很难想象中国人掏腰包看好莱坞大片,因为影院隔壁就有卖盗版光碟的,5元一张。今天的年轻人不仅看,还进场后买玉米花。类似的服务业故事其实很多,看看理财产品、教育产品、通讯产品、网游产品,多数真的比制造业产品好卖。

不知不觉间,中国经济转型的雏形已经在成形中,那些行业未必能够搭救本次经济周期的下行风险、违约风险,但却是下一个周期的增长动力所在,就业源泉所在,是股市新星升起的地方。

  从长期价值投资角度看,股价的升跌是零和游戏,一人所得乃是另一人所失,唯有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价值的增值。当企业将增值部分与小股东分享,股东权益便会不断增加,股市投资便成为正和游戏。

理论上,服务业的生产力增长速度比不上制造业。一位做袜子的女工,跳槽到富士康,便与世界级的生产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结合;富士康和苹果签订iPhone合 同,她便与乔布斯的创新能力结合。这位女工的生产效率和为股东提供增值的能力,因此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高。一位进入餐厅打工的女工,双手只能端两个盘子,熟练之后也许可以端4个盘子,但是绝对无法端24只盘子,这是服务业生产力提高的局限。当然,高端服务业的生产力提高可能不受人头限制,不过中国需要制造出乔布斯一类的人才。

尽管服务业长远来看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不如服务业,近期仍有两个唾手可得的机会。首先,制度上的突破。例如中国高增值服务业,受到监管和国企垄断的限制,一旦制度上有所突破,短期生产力的提高可能惊人。金融业开放和扩容,带来金融业及金融产品的一次跳跃性增长机遇,这个过程充满风险,却也是释放生产力的窗口期。其次,营销模式上的改变。例如电子商务改变了整个商业营销的模式,降低了单位销售成本,直接提高了生产和盈利效率。

中国经济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到,但是如何把握这个趋势为投资所用,却很考功夫。洋快餐如今在国人中的人气明显下降,但是洋咖啡却卖得风风火火。问问年轻一代为什么愿意花36元买一杯咖啡,答之曰“这是生活方式”。消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口味的变化、趋势的变化,这些必须做功课。

中国现在每年进行体检、洗牙的人口已经突破400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该行业已经起步。不过还有13亿人口没有定期体检、洗牙,这是笔者认为机会所在。在这里笔者不是鼓吹投资医疗业,而是抛砖引玉,希望读者可以在经济大转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

这是一个大时代,有大机会,但是必须做好功课。

(陶冬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文章来源: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