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此次推出的户籍改革制度,关键不在于变换一种登记方式,而是要将户籍所承载的福利逐渐剥离。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终于进入实施阶段。日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户籍这一基础性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民众的期待和热盼,不仅在于城乡二元身份的取消,还在于消除不同户籍所承载的福利差异。
回顾中国的户籍登记制度,大概从商王朝已开始。而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逐渐建立起来的,经历了1958年前的自由迁徙到随后的严格控制,以及1978年后的半开放三个阶段。
应该说在当前户籍制度实施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被看作社会稳定的基石:既保障了农村对城市的物质供应,又不至于因为过多农民进城造成城里人失业。
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工业的发展,中国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在为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充足活力的同时,户籍制度所带来的阻碍作用也日益明显,数亿人口离开户籍地,但却找不到身份归属:在城里打工,却不属于城里人;在城市安家,却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服务保障,其根源就在于一纸户籍。
从此次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来看,目标正是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权利……在覆盖群体上,也特别强调“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虽然此次户籍制度改革,在不同城市间实施差异化落户的政策原则,尤其是对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出了“严格控制”的目标,但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措施之实,依然是前所未有。
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扫除人口自由流动的障碍,让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选择迁徙。不仅可以从农村到城市,也可以是从城市到农村。应当看到,在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在同一个城市内部,各自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而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种福利待遇,往往都与户籍捆绑。随着压在户籍上面的利益越来越多,户籍也逐渐从人口登记异化为福利的载体和象征。
此次推出的户籍改革制度,关键不在于变换一种登记方式,而是要将户籍所承载的福利逐渐剥离。如果不能将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福利进行剥离,新推出的居住证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以教育平权为例,之前绝大多数省市都是将中考、高考与户籍捆绑,考生要想在非户籍地就读、考学,将面临多种困难和限制。而随着以学籍为主的管理模式推行,尤其是绝大多数省份推出“异地高考”政策后,户籍在教育方面的限制功能逐渐被化解。
当然,将公民教育权和户籍分割并不彻底,尤其是在北上广等人口密集区域,户籍依然是决定能否享受当地教育资源的重要门槛。而通过户籍改革,将教育权利与户籍分离,则可让户籍逐渐回归人口登记的原本属性。而在更广泛范围内的教育权利均等化则可通过单项的教育改革来实现。实现全国统一高考远比实现全国同一户籍容易的多。
能否将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福利功能进行分离,是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当公民拿着户口本或居住证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迁徙时,其在不同城市间流动的成本和障碍也就越来越少,市场在配置资源包括在不同城市间配置人力资源时,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不至于像户籍时代,将一些聚集了优质资源的大城市封闭成一座座围城,进去的人不轻易出,没进去的人拼命往里挤。(作者:刘金松)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